数据从网络的另一端,经过网络,到达你的手机;所有到了你手机上的流量都已经被计费了,想“压缩”流量,必须网络另一侧来配合。上网快鸟,欧朋流量宝等都是干这个的,很多手机浏览器里有极速、省流等设置,也都类似,它们工作的原理都差不多。
在默认的情况下,流量是这样走的:
网站/APP后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手机网络------手机
用了流量压缩之后,流量是这样走的:
网站/APP后台------流量压缩节点---------手机网络------手机
你的流量,会经过一个流量压缩节点,再经过手机网络传到手机,这样有些流量就可能被压缩,从而节省流量。比如,网页里有个2M的图片,流量压缩节点可能觉得2M的大图没必要,压缩成20k的传给你,于是你就节约了大概2M-20k的流量,当然,图片的质量肯定会降低。
这个东西,各家的技术水平没什么差别,基本上加密的数据都压缩不了,视频流也都基本压缩不了,剩下的那些能压缩的,在差不多的用户体验下压缩程度也都差不多。
用这些工具,你的流量就会经过APP提供商的服务器,带来信息泄露,内容修改,增加广告等风险,并且会影响上网体验。是否使用,看你有多大的需求,还有对这些APP提供商有多信任了。